您当前的位置:资讯 > >正文
一碑、两礼、三人、四村,梁祝文化里的济宁符号!

时间:2023-06-18 15:20:30   来源:个人图书馆-微湖渔夫

梁祝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。6月6日,记者一路寻访梁祝故地,来到位于微山县马坡镇驻地的明代墓碑。836字的碑文,详细介绍了梁祝故事中的核心人物——梁山伯、祝英台以及马文才的生平故事,三人缠绵情感故事的原委、经过和结局,明朝正德年间重修马坡梁祝墓的初衷,以及梁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意义。可以说,2003年出土于马坡镇的这座明代碑刻,对于梁祝故事的正本清源起了决定性作用。而碑文内容以及流传在济宁的梁祝传说,皆与当地风物名胜、风俗人情高度吻合,主要集中在微山县马坡镇、邹城市峄山区域和任城区一带。


【资料图】

通过归纳“三人、四村”以及“一碑文、两风俗”的历史脉络,本报用真实的人证物证,力图还原传承千年梁祝文化的“济宁符号”。

我们钟情于讲梁祝故事、唱梁祝戏文、传梁祝文化,源于中华民族对纯洁忠贞、至死不渝的爱情一以贯之的向往。

纵观千年,东晋干宝收录在《搜神记》中的连理枝、比翼鸟传说,东汉长诗《孔雀东南飞》中东西松柏、左右梧桐的合葬墓,晚唐张读在《宣室志》中将非自然现象融入梁祝故事传播四海,明代文豪冯梦龙在《喻世明言》中又以羽化成蝶具象呈现,再到现代人最为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。兜兜转转,梁祝故事似乎都离不开这些场景:草桥结拜、同窗三载、十八相送。而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,就有一些人、一些地方、一些事,与梁祝文化符号高度吻合。

“端本源以正人心,崇义节以利天下”。6月6日,记者一路寻访梁祝故地,首站就是位于微山县马坡镇驻地的明代墓碑。“明朝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钦差大臣——南京工部右侍郎、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途径此地,发现唐朝的老梁祝墓碑已经破旧不堪,遂奉旨重修梁祝墓。其所立墓碑于2003年出土,随即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。2013年10月,梁祝墓地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”马坡镇政协副主任、研究梁祝文化数十载的吴琦,向记者介绍了这座墓碑背后的历史故事。836字的碑文,详细介绍了梁祝故事中的核心人物——梁山伯、祝英台以及马文才的生平故事,三人缠绵情感故事的原委、经过和结局,明朝正德年间重修马坡梁祝墓的初衷,以及梁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意义。

2006年6月,民间文学《梁祝传说》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可以说,2003年出土于马坡镇的这座明代碑刻,对于梁祝故事的正本清源起了决定性作用。这个故事流传甚久,版本众多,但内容均是在故事主脉络的底本上,钤以若明若暗的区域化印记。故事主脉络不可或缺的是三个人物、四处地点,即梁、祝、马三人,三人的家乡以及梁祝相识的学堂。而碑文内容以及流传在济宁的梁祝传说,皆与当地风物名胜、风俗人情高度吻合,主要就集中在微山县马坡镇、邹城市峄山区域和任城区一带。记者根据吴琦的考据和研究去实地探访村庄,归纳“三人、四村”以及“一碑文、两风俗”的历史脉络,用真实的人证物证,力图还原传承千年之梁祝文化的“济宁符号”。

梁祝故里之争

另外,在任城区、微山县、邹城市一带还流传着许多与梁祝有关的传说、故事,如《合葬》《蝴蝶成双不分离》《峄山姻缘来世成》《梁祝读书洞》《梁祝闹五宝》《“断桥”隔断梁祝情》等。此外,在《邹县志》《峄山志》《陶庵梦忆》等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梁祝传说的记载。在地方曲艺南路山东琴书《梁祝下山》的演唱中,也有关于梁山伯祝英台家在济宁,二人同在邹县峄山读书,因相互思念而死,死后合葬在邹县马坡的唱词。时至今日,山东琴书《梁祝情缘》等说唱艺术形式仍在当地流行。

微山县马坡镇《梁山伯祝英台墓记》碑文:

《外纪》二氏出处弗详。迩来访诸故老,传闻:在昔济宁九曲村祝君者,其家巨富,乡人呼为员外。见世之有子读书者,往往致贵,显耀门闾。“独予无子,不贵其贵,而贵里胥之繁科,其如富何!”膝下一女名英台者,聪慧殊常,闻父咨叹不已,卒然变笄易服,冒为子弟。出试家人不认识,出试乡邻不认识。上白于亲毕,竟读书丕振门风以谢亲忧。时值暮春,景物鲜明,从者负笈过吴桥数十里柳阴暂驻,不约而会邹邑西居梁太公之子(名山伯)动问契合,同诣峄山。先生授业,昼则同窗,夜则同寝,三年衣不解,可谓笃信好学者。一日,英台思旷定省,言告归宁。倏经一载,山伯亦如英台之请,往拜其门。英台速整女仪出见,有类木兰将军者。山伯别来不一载,疾终于家,葬于吴桥迤东。西庄富室马郎亲迎至期,英台苦思:山伯君子,吾尝心许为婚,并无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以成室家之好。更适他姓,是异初心也。与其忘初而爱生,孰若舍生而取义!悲伤而死。少阒愁烟满室,飞鸟哀鸣,闻者惊骇。马郎旋车空归。乡党士夫,谓其令节,从葬山伯之墓,以遂生前之愿,天理人情之正也。越兹岁久,松楸华表,为之寂然。俾一时之节义,为万世之湮没,仁人君子所不堪。矧惟我朝太祖列宗以来,端本源以正人心,崇节义以励天下。又得家相以之佐理,斯世斯民,何其幸欤?

时南京工部右侍郎、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奉敕总督粮储新泰崔公讳文奎,道经顾兹废圮,其心拳拳,施于不报之地,乃托阴阳训术鲍恭干,昔有功于张秋,以奉禄,近有功于阙里,书以奏名。授今兹托无用其心哉!载度载谋,四界竖以石,周围缭以垣,阜其冢,妥神有祠,出入有扉,守祠有役。昔之不治者,今皆治之,昔之无有者,今皆有之。始于十年乙亥冬,终于今岁丙子春,恭干将复公命,请廷麟具其事之本末,岁月先后,文诸石。不得已而言曰:土帝降哀(一说衰),不啬于人,惟人昏淫丧厥贞耳。独英台得天地之正气,萃扶舆之清淑,真情隐于方寸,群居不移所守,生则明乎道义,没则吁天而逝。其心皎若日星,其节凛若秋霜。推之可以为忠,可以为孝,可以表俗,有关世教之本,不可泯也。噫!垂节义于千载之上,挽节义于千载之下,伊谁力欤?忠臣力也!忠臣谁欤?崔公之谓也。不然,太史尝以忠臣烈女同传。并皆记之。

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邹赵廷麟撰

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杨环书

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额

卷里社 林户符孜

大明正德十一年丙子秋八月吉日立

石匠 梁圭

标签:

精心推荐